高欢的旧相识刘贵早已投入尔朱荣麾下,竭力向他推荐高欢。不过尔朱荣看到高欢时,正是高欢两经流亡、形容憔悴的时候。尔朱荣对高欢的“尊荣”大失所望,没有重用他,只是安排他干些杂活。一次,尔朱荣在马厩里看到一批暴烈的劣马,想测测高欢的本事,就叫他去修理马鬃。不想,高欢是驯马高手,很快就把劣马修理得焕然一新、容光焕发,完成任务后高欢还对尔朱荣说:“驭人同养马是一样的道理。”尔朱荣对他刮目相看,拉他谈论时事。两人越谈越投机,从中午一直聊到半夜才歇。高欢建议尔朱荣:“方今天子愚弱,太后淫乱,宠臣专权,朝政不行。明公雄才武略,乘时清帝侧,霸业举鞭可成。”高欢建议尔朱荣乘朝政大乱的时候起兵,推翻北魏朝廷自立。这个建议正中尔朱荣下怀,令他重视起高欢来,让高欢参与军政大事。高欢这帮人,也就将前途绑到了尔朱荣的战车上了。
二六 河阴之变Ⅰ:大屠杀是如何酿成的
一
胡太后第二次临朝后,和儿子元诩的关系很快恶化。元诩年纪越来越大,不甘心做有名无实的君主,又对母亲淫乱宫廷很厌恶。他想培养亲信,可胡太后不希望儿子有所作为,找个机会将儿子的亲信都杀死了。母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坏。
武泰元年(528年),元诩的妃子生下一个女儿。胡太后竟然宣称生了一位皇子,还大赦天下——元诩没有儿子,胡太后可能迫切想要一个皇孙。元诩那时已经19岁了,对母后伤害帝国的种种行径痛心疾首。现在,他再也不能忍受了。元诩计划驱逐朝廷中的奸佞,限制母亲。可是环顾朝廷,元诩都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。缺乏经验的元诩竟然选择引进外藩将领来清除母亲的势力。
被选中的外藩将领就是晋阳的大将尔朱荣。如前所述,尔朱荣是在镇压六镇起义过程中崛起的地方实力派。经过两三年的征战,尔朱荣基本扑灭了今山西地区的起义烈焰,成为黄河以北最强大的,尚且忠于朝廷的地方势力。尔朱荣的军队人数不满一万人,但能骑善射,又有高欢、贺拔兄弟等干将指挥,真可谓是“精兵强将”。胡太后对他有所忌惮,虽然任命他为大都督,但把他的力量局限在山西地区。尔朱荣上表,主动要求去河北镇压六镇起义,胡太后就没有答应——这一点可能让元诩觉得尔朱荣会站在自己一边。而接到元诩向洛阳进兵的密令后,尔朱荣马上整军南下。就在尔朱荣大军到达上党时,元诩却犹豫起来,命令他就地驻扎。
元诩优柔寡断之间,消息早已经泄露。胡太后联合情夫,残忍地将亲生儿子元诩毒死。可是,胡太后他们事情干得太不严密,皇帝暴亡,朝野都知道是谁干的。胡太后此举不仅残忍,也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麻烦。她执掌朝政的法律依据就是因为她是皇帝的生母。元诩死时尚未生育儿子。这就为胡太后继续执掌朝政设置了障碍。按理,元诩死后,不久前向天下宣布是王子的女儿应该即位为新皇帝。事到如今,胡太后不得不宣布所谓皇子其实并不存在,而是女儿身。她选择元诩的侄子、年仅3岁的元钊为新皇帝,想平息来自北方的进攻。胡太后将尔朱荣想得太简单了。尔朱荣早在起兵之时,就想做第二个董卓了。皇帝的死只是给他提供了绝好的借口而已。他根本就不承认洛阳的新政府,反而通告天下要追查元诩的死因。
尔朱荣的精兵很快逼近黄河北岸,洛阳掌权的徐纥等人并不以为意,认为:“尔朱荣是马邑小胡,人才卑劣,自不量力来冒犯天颜,简直是自取灭亡。我们只要发动禁卫将士,就足以一战。尔朱荣不远千里挥兵南下,兵老师弊,我们不用做什么准备,以逸待劳就能打败他们。”尔朱荣率领几千人的部队长途征战,的确让人觉得不太靠谱。胡太后采纳了情夫的意见,派遣黄门侍郎李神轨为大都督;派遣郑俨的族兄弟郑季明、郑先护二人驻守黄河河桥;派遣武卫将军费穆驻守黄河渡口小平津,采取守势。
尔朱荣想做董卓第二,却比董卓有头脑得多。他深知,要想在政坛上有大作为,政治永远比军事重要。四月十一日,尔朱荣在河阴(今河南洛阳东北)拥立元诩的叔叔、长乐王元子攸登基称帝,和洛阳的元钊对峙。这是一招好棋,一下子让尔朱荣从叛乱者跃升为“挟天子以令天下”的正义之师。
早在起兵之初,尔朱荣就开始物色政治上的盟友。他派侄子尔朱天光潜入洛阳。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在朝中任直阁将军。直阁将军属于近卫军官。胡太后竟然让尔朱荣的堂弟在朝堂之上,可见她政治上实在幼稚。尔朱世隆向尔朱天光推荐了一个人选:长乐王元子攸。元子攸是“贤王”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,受到胡太后一党的排挤,和胡太后等人有矛盾。此外,元子攸长期担任禁卫军将领,在朝廷中有相当的根基。不仅有一帮禁卫军官兵支持他,清流世族和文官集团也拥戴他,元子攸是个不错的人选。他既有当新皇帝的资格,又可以让尔朱荣集团争取到洛阳禁卫军和世族大家们的支持。
尔朱天光秘密会见了元子攸,将尔朱荣的橄榄枝传递了过去。元子攸欣然应允,带着家眷跟着尔朱天光逃出了洛阳。
尔朱荣有心改立新君,但人选还不确定。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择立君主有一个传统:将所有的候选人铸铜像,请示天意,如果铜像铸成说明此人受命于天,可立为君;如果铸像不成,则上天不认可此人。尔朱荣挑选了六位王爷作为候选人,一一铸像,只有元子攸的铜像一举成功。尔朱荣这才拥戴元子攸为皇帝。元子攸就是孝庄帝,封尔朱荣为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大将军、尚书令等,晋爵太原王。
孝庄帝登基后,局势就明朗了。胡太后立的小皇帝元钊原本就不为朝野所接受,人们普遍觉得他即位没有合法性。听说元子攸登基后,洛阳的禁卫军官兵、清流文官和世族大家本来就和胡太后离心离德,现在纷纷争相出迎,向新皇帝表示效忠。在他登基的当天,镇守黄河的郑先护、费穆等人就主动归附,导致洛阳门户大开,大都督李神轨不战而退。消息传到洛阳,禁卫官兵四处溃散。战争不用打了,尔朱荣兵不血刃就提前锁定胜局了。
尔朱荣大获全胜,洛阳禁卫军的倒戈起了决定性作用。在洛阳的族弟尔朱世隆等人就不用说了。领军将军元鸷是禁卫军的最高长官,也暗中投靠了尔朱荣。尔朱荣起兵前后,密探细作频繁往来于晋阳和洛阳之间,胡太后等人都被蒙在鼓里。